棉價狂漲考驗企業
2011-02-28
延續去年的上漲走勢,棉花行情在春節之后繼續瘋狂,這幾天,國內328級棉現貨重新站上3萬元/噸的價格高位,比去年底上漲了10%~15%。導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,受棉花瘋狂漲價和員工工資大幅上漲影響,廈門有些外向型服裝代工企業無奈大幅減產甚至關閉。
與其虧損不如關門
兩天前,終沒能熬過棉花和員工工資的這波瘋狂漲價,集美一家為海外訂單代工的服裝廠無奈選擇了關閉。
“開不下去了!”昨日,滿臉愁容的上述服裝廠老板告訴導報記者,這幾天,國內328級棉現貨重新站上3萬元/噸的價格高位后,已經比去年年底上漲了10%-15%,以棉布為主的原材料也跟著水漲船高。更難以忍受的是,人力成本也跟著猛漲。
“現在月薪已經漲了15%,漲到2000多元了,可還是招不到幾個工人。”這位老板深表無奈。
據他透露,多年來一直給海外訂單代工,沒有自有品牌,因此,工廠場地租金、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在經營成本中占大頭,去年,還能有5-10個點的代工利潤,棉布這波上漲之后,實在沒有利潤可賺。
“春節之后本來就是淡季,與其開著虧錢,還不如先關著等下一波時機。”這位老板說。
冬季服裝可能漲價
這家集美服裝廠的遭遇只是廈門外向型服裝企業的一個縮影,導報記者調查發現,多家以代工為主、沒有自有品牌的服裝廠均感受到了來自經營成本上漲的強大壓力。一些代工服裝廠雖然仍在堅持,但不少也在大幅減產。
“面對經營成本增加帶來的壓力,代工服裝廠幾乎沒有任何退路可言。”廈門“零號男”品牌服裝公司董事長劉建光分析說:一般來說,代工服裝廠訂單多數是前一個年度下的,相當于已經被鎖死了代工價格,未來原材料成本的漲跌,只能靠服裝廠自己消化。
“相比之下,自有品牌服裝企業就不一樣了,從工廠批發價到終端零售價,可能還有幾倍的價格空間,原材料成本的上漲,還能轉嫁給零售終端。”劉建光說。
劉建光粗略估計,原材料成本每提價10%,終端零售價大概要提價5%才能勉強消化。
和外單相比,自有品牌的訂單周期相對較短,比如今年,夏秋兩季的訂單已經下了,但冬季的訂單還沒下,因此,還有一個提價消化成本的機會。因此,劉建光表示,從目前的形勢看,夏秋兩季的產品已經漲不了,但冬季服裝可能會調價。
日韩揉捏奶头高潮不断视频,我把姪女开了苞,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,我一次CAO了两个女学生